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石字旁加汤的右半边读什么
读作:dàng
砀注音:ㄉㄤˋ,部首:石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五笔:DNRT,仓颉:MRNSH
郑码:GYOD,四角:17627,结构:左右,电码:4307,区位:7724,统一码:7800
释义: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3、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砀突 [ dàng tū ]
冲撞;冒犯。
2、枪砀 [ qiāng dàng ]
行动失去规范。
3、沆砀 [ hàng dàng ]
白气弥漫貌。
4、砀基 [ dàng jī ]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5、至砀 [ zhì dàng ]
极广大。
石字旁加汤的右边 石字旁右边加汤读什么
1、石字旁加汤石字旁加汤的右边的右边石字旁加汤的右边:砀读作:dàng。
2、基本释义:
(1)有花纹石字旁加汤的右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石字旁加汤的右边,砀而失水石字旁加汤的右边,则蚊能苦之”。
(3)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3、砀注音:ㄉㄤˋ,部首:石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五笔:DNRT,仓颉:MRNSH,郑码:GYOD,四角:17627,结构:左右,电码:4307,区位:7724,统一码:7800。
石字旁加汤的右边是什么字?
砀【拼音】:[dàng]。
【字义】: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3.振荡:“回猋肆其~骇兮”。
4.广大:“玄玄至~而运照”。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徒浪切《集韵》《韵会》大浪切,𠀤音宕。《说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砀基,其光昭昭。
又芒砀,山名。《前汉·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闲。《应劭注》芒属沛,砀属梁。
又《水经注》仙者涓子,主柱,𠀤隐砀山,得道。
又沆砀,白气貌。《前汉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萧杀。
又过也。《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砀骇兮。《马融·长笛赋》犇遯砀突。
又砀,溢也。《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注》谓砀溢而失水也。
又《正韵》待朗切,音荡。
又《集韵》徒郞切,音唐。义𠀤同。
石加汤的一半是什么字?
石加汤的一半是砀。
砀,本意是有花纹的石头,特指砀山(古称芒砀山),有砀县、砀郡,砀是芒砀山镇的古称,也是砀山县的简称。
砀,古地名,即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秦朝置砀县,属砀郡,陈胜葬于砀,北齐时废砀县设安阳县,隋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大业六年(610年)更名为山城集,迁县治至 今砀山县。
组词介绍:
砀瑞:汉语词语,拼音是dàng ruì,意思是祥云。
砀突:砀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ng tū,是指冲撞;冒犯。
芒砀:芒砀,阔大广袤之意。地名,芒砀山泽,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安徽省萧县、砀山县、河南省夏邑县交界区。
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石加汤的一半是什么字?
砀石字旁加汤的右边: dàng
部首: 石
部外笔画: 3
总笔画:8
基本释义:
砀山(Dàngshān)石字旁加汤的右边,地名,在安徽。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砀突 [ dàng tū ]
冲撞;冒犯。
2、砀骇 [ dàng hài ]
突然跃起。
3、至砀 [ zhì dàng ]
极广大。
4、砀基 [ dàng jī ]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5、沆砀 [ hàng dàng ]
白汽弥漫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