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楼上扰民,楼下邻居该怎么办
楼上居民扰民可以从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和采取其他措施使对方安静一些。具体操作如下:
1、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小到塞耳塞,大到做隔音卧室。
2、向对方提出要求减少噪音,注意和对方交涉要和气。
3、寻求物业处理,协助解决居民纠纷。
4、报警处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由公安部门查处。如果协商无效,可以依相邻权向法院起诉,也可以由公安机关处理
楼上邻居扰民怎么办
楼下邻居扰民的处理方式:
1、可以打110报警热线,求助警察;
2、可以向物业投诉;
3、可以与楼下邻居协商处理;
4、当扰民造成损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邻居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二百八十八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九百四十二条
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求助:楼上住的大半夜很吵 很扰民 怎么办
综述:楼上邻居太吵影响休息的5种处理方法。
1、主动找到楼上邻居进行沟通,让对方在晚上发出太大声音影响楼下休息。
2、给物业打电话,给物业反应情况,由物业出面与楼上邻居进行调解。
3、给派出所打电话,举报楼上邻居噪音扰民。
4、直接给与对方有力还击,同样制造噪音影响对方,让对方能体会噪音的烦扰,从而换位思考。
5、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搬家,从新选择新的邻居。
遇到楼上邻居噪音扰民怎么办?
楼上邻居噪音是目前国内邻里噪音中最普遍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甚至成为了2020年人生十大烦恼之首,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你在江湖还有众多兄弟在陪你。
究竟怎么解决,楼上噪音究竟有多难解决?
以我最近碰到的最多咨询的噪音问题来说,楼上噪音主要是这几种:
1、人在地板上走路的噪音。(基本生活声音,很难要求人家不走路)
2、家里有小孩、跑动、玩玩具、拍球的噪音。(孩子管教难)
3、楼上吵架、说话、哭闹的声音。(偶发性,但碰到楼上家庭关系不和睦,日常噪音)
这些噪音主要跟3个原因有关:
1、楼板基础厚度问题,中国楼板厚度普遍在8-12cm,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个厚度再加上楼上未对地板有过处理,哪怕楼上走路都能成为噪音。
2、楼上邻居不自觉。在晚上22:00-6:00,都是休息时间,在这期间,楼上邻居应该注意主动不要发出噪音,包括自己、小孩的噪音。
3、楼下太过敏感。楼下太过声音敏感,也很难解决邻里噪音问题,一丁点声音就能引起楼下的不满,楼上在家几乎不能有自己的生活行为。解决问题方式充满怒气、暴力、言语的辱骂。这种人也要考虑一下,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绝对无声的环境。
解决方法:
1、高情商沟通。楼下带着礼物去楼上,先和楼上做朋友,第一次不要带着怒气去沟通,要将矛盾的主要问题归结于楼板:咱们的楼板太薄,隔音不太好,咱们楼上楼下互相理解一下。不要总带着抱怨去沟通,居高临下的态度,会容易惹怒那种自尊心强还敏感的人,遇到这种人一般不会解决问题还会让楼上恶意报复,得不偿失。
2、主动做隔音装修。天花吊顶隔音减振:基础天花+天花减震器+龙骨+隔音棉+隔音毡+石膏板。效果只是一定程度上削弱楼上噪音。
3、自我屏蔽。最简单成本最小的方法,有时候让人无法忍受的其实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制造噪音的原因。比如洗衣机的声音,和楼上的跺脚声,跺脚声更难听。通过自我训练,不要刻意在意这些噪音。
楼上太吵制止他们最简单的方法有哪些?
楼上太吵的解决方法有对付楼上邻居扰民妙招:上门进行沟通、找物业上门处理、找居委会处理、报警处理。具体如下:
1、直接上门诚意劝告对付楼上邻居扰民妙招,保证自己心平气和的与楼上住户进行沟通,和气处理问题。多数情况下,事情能够和平解决。
2、物业有责任去处理噪音的问题,搞好社区管理,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努力建立友好融洽的新型人际关系是物业应有的责任。
3、可以找居委会进行处理调解,调解是中国一直以来解决民间纠纷的最重要的方式,调解制度作为一项纠纷解决机制,也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借鉴。
4、沟通无果,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报警处理的方法,警察有责任维护好社会治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认定楼上用户已经侵犯了自身权益的情况下,可以让警察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直接采取投诉居委会的做法,可以先沟通在处理,不然会有损和气,不利于邻里和睦的关系的建成。
2、最好不要直接采取报警处理的方式,报警处理属于极端的处理方式,会严重破坏邻里关系,先选择一些温和的处理方式,处理无果的情况下在采用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