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 1、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啊
- 2、自招是什么意思如何正确准备自招
- 3、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 4、自招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啊
自主招生的意思就是各大学(2018年全国共有90所985、211名校面向全国自招)在高考前独立组织考试自招是什么意思,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被该大学录取)。
拿到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资格自招是什么意思,等于给学生高考加了一份“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裸分录取的分数线时自招是什么意思,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自招是什么意思,从而进入心仪的大学。
在自主招生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考试的成绩)足够优秀,获得过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就有极大可能通过初审。
自招是什么意思如何正确准备自招
虽然近些年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越来越多自招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自招了解的不多。下面自招是什么意思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自招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自招
自主招生是高考的一项政策自招是什么意思,通过自主招生,高考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降分被名校录取,因此自主招生是一项降分政策,但是,自主招生并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自主招生报号的是具有学科特长的孩子,因此需要及时培养。
从国家这几年的教育改革力度来讲,招考绝对是一个指挥棒。而在高考改革大背景下,高校招生也倡导多元化,除了高考统招之外,高考生还可以通过国防生、自主招生、国家专项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等途径报考名校。
说回到自主招生,在这里强调全国共有90所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其中77所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本省进行自主招生的学校,如上海大学只针对上海考生进行自主招生,北京工业大学只针对北京考生进行自主招生,黑龙江大学只针对黑龙江的考生进行自主招生,四川农业大学只针对四川的考生进行自主招生等等,这些学校往往门槛比较低,并且降分一般能降到一本线,考生一定不要错失这样的机会。
1 自主招生如何正确备考
高考为本,自招为辅
自招,究其本身也是为高考服务的,它只是为了减少一次考试的偶然性对考生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这些年和高三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实力在600分的学生如果在保证高考复习依旧按质按量完成的同时,还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自主招生的备考,那么这个考生可能最终在考到600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拿到几十的加分,那么对于该考生冲刺目标学校无疑是上了一道非常稳妥的保险。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非常好的处理了高考与自招的“矛盾”为自己挣得了不少主动权。
当然也会有另一类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自招复习上,而忽略了他本来该完成的常规复习,尽管自招取得了一定的加分,但是自招的加分都还不能弥补因高考复习的疏忽所带来的失分。从这样的例子来看,我们只能是以锦上添花的态度去对待自招,牵扯了过多的高考复习经历,结果可能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在高三的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明确:自招的加分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如果因为这部分加分而造成高考复习的松懈,像这样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情,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我们的高三永远只有一个核心目的,那就是高考,至于自招,“有”则最好,“无”也不伤大雅。
自招复习要“短而快”
短:不必为自主招生考试额外预留太长时间备考,避免影响正常高考复习。在每天完成高考复习计划之余,尽量去看看自招的真题比较自招题目和高考题目的异同。以达到自招高考两不误的目的。
不必为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做太多竞赛题。尽管某些联盟联考试题或某些大学单考题会有部分竞赛题,但这些题目并不是试卷主体,而且如果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竞赛的同学,短期冲击竞赛题的效果将极其有限,故备考应保持与高考考点一致,或者相同考点难度略高于高考。
自招备考一定要“快进快出”,不影响正常高考备考进度。而在这种快速备考中,建议大家去找一些真题自己总结或者去找相关老师进行指导。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就是各大学(2018年全国共有90所985、211名校面向全国自招)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被该大学录取)。
1. 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拿到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资格,等于给学生高考加了一份“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裸分录取的分数线时,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从而进入心仪的大学。
2. 没有任何奖项就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吗?
没有任何奖项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纵观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条件,虽然都需要各种奖项,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优秀类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华科大、华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自招是什么意思
“自招”指的是“高校自主招生”
=================================================
什么是自主招生?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3]1号)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4月发出通知,决定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目的是: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并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在招生来源计划之外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
试点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符合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中学推荐,由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 试点学校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推荐的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提出候选人,试点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
考核通过的入选考生名单须及时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学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指定的信息发布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布。
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对先期考核通过并且符合统考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试点学校录取工作结束后,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应将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通过本省级招办信息平台和有关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试点学校须及时将自主选拔录取的已录考生名单在本校网站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