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秋收万颗子(秋收万颗子的子是籽还是子)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1月22日 07:17:59 9
秋收万颗子(秋收万颗子的子是籽还是子)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哪首诗?...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哪首诗?

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赏析及意思翻译

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秋收万颗子的《悯农》

悯农 作者秋收万颗子:李绅 年代:唐

悯农 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文解释】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词语解释】

粟:谷子。这里指代所有粮食作物。

子:植物的籽实。

四海:指普天之下、全中国。

闲田:荒废闲置不种的土地。

犹:还,仍然。

【诗文赏析】

春种秋收,农民们四季忙碌。然而四海的田地都结满了果实,那些劳动者还是两手空空。强烈的对比带给了人们沉重的思考: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秋收万颗子

诗人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所带来的矛盾,道出了百姓之声。诗文亲切感人,概括却不抽象。诗中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所以,这首诗虽然通俗明白,却不单调浅薄,让人常读常新。

秋收万颗子的全诗

秋收万颗子的全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三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谝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意思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原文及译文

1、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秋收万颗子,到秋收万颗子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出处: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2、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秋收万颗子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