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者是坚持唯心主义的人,唯物主义者是坚持唯物主义的人。
1、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唯物主义有三个发展阶段: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点
①二者都属于一元论,即认为物质和精神只能有一个是本原的,另一个必然是派生的;它们和二元论相对立。
②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坚持可知论,它们和不可知论相对立。
唯心主义什么意思
唯心主义指的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它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后者已成为通用的词汇。如今学界将柏拉图形上实体的“eidos”(forms),称为“理型论”,用以区别观念论的观念(ideas),观念是由经验而来;柏拉图的理型,却不是由经验而来的;因此,“理型”会是比较适切的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则认为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分类:
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2.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3.绝对唯心主义属于多神论,其本质追求的是悟性等,即是说一切万物的根本,人人都有的本性,这都是修行与努力的结果,而不是靠妄想而能得到,以妄想为本,以所见为真的人,永远不会发现本质的意义直到唯心的概念,成为唯我主义者。
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分别是什么意思?
1、唯物主义者是指以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人
唯物主义者中的新唯物主义被称为科学世界观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成为彻底唯物主义;反之以唯心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人为唯心主义者,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的唯心主义者可以使宗教与科学和平共处,不然则会以宗教反科学,资本主义国家不热衷于本体论划分法。
2、唯心主义者是指以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为指导的人。
扩展资料
唯物主义以哲学基本问题为纲,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这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杨献珍指出:“哲学上最大的最基本的道理,自古以来划分哲学史上阵营的就是‘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还是‘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这两个公式的争论。所有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主张第一个公式的,所有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主张第二个公式的。”
一切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都是因为他们用了第二个公式即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公式(不管他们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物主义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