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利得是什么意思(处置利得是什么意思)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1月16日 11:32:28 3
利得是什么意思(处置利得是什么意思)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会计中利得是什么意思2、...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会计中利得是什么意思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该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另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增加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贷方的相关金额;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照确定的金额;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时贷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按规定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按相关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等。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会计中什么是利得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损失相对。

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但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扩展资料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判断一项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到底是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时,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判断依据。

实务中,在对收入、利得两者做出区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得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比如,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固定资产处置形成的收益等。

2、利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活动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比如,企业接受政府的补贴、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违约金、流动资产价值的变动等。

3、利得在利润表中通常以净额反映。

由此可以说,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的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属于利得的范畴;通过“补贴收入”科目核算的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也属于利得的范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得

会计工作中的“利得”和“己提折旧”,“未提折旧”是什么意思?

利得就是计入营业外收支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利得是什么意思的金额。具体概念不要记利得是什么意思了。容易迷糊。已提折旧很简单,未提折旧就是原值扣除已提折旧和残值部分的金额。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