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普通话来源于哪里)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2月13日 22:41:24 14
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普通话来源于哪里)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2、...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

普通话来源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滦平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承德市西部,处于京、冀、内蒙古的省市“金三角”交汇点,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沟通京冀蒙的交通要冲。东部和东南部与双滦区、承德县为邻,西部、西南部与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区接壤,北部与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毗连,下辖20个乡镇。

普通话的形成: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北京话,因此,成为近代普通话形成的原始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普通话起源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0多年的历史断层,洗掉了滦平原先的方言;满清旗民在滦平开田建庄,又让滦平成为北京官话的推广区。滦平既然像是空白磁带,大量来源多样的移民没有强势方言,通用的就是清朝推广的北京官话,可以说在清朝时滦平就是北京官话推广的先行区。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普通话发源地是中国河北滦平。

详细介绍:

1、承德市滦平县。

普通话起源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最初在元代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的《中原音韵》著作中出现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了声母、韵母等音编,当时的语言系统已经非常接近北京话,从而成为了近现代普通话的原始基础。

2、发展历程。

普通话最初出现在清末,1909年清政府时期将北平话定为国语,而在1932年国民政府时期将北京语音定为普通话的标准音,直到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将普通话向全国进行推广。

3、普及进程。

普通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到了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而且普通话成为了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增强了普通话的国际地位,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普通话的特征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普通话是起源于哪个时期哪个地方?

来源: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

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清末: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扩展资料: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