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 1、刘备夺取益州,为何在庞统提出的上中下三计中选择中计?
- 2、三国中蜀国有哪四大关隘?
- 3、三国时期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城在哪里,有何意义?
- 4、轩辕剑天之痕游戏里面怎样过葭萌关?
- 5、吞食天地2上庸城在哪里?
- 6、益州之战开始后,刘备最先要攻克的地方是哪里?
刘备夺取益州,为何在庞统提出的上中下三计中选择中计?
在我看来,刘备选择的并非中计,而是上计。先看庞统的上中下计分别是什么?庞统的上计是:挑选精兵,昼夜前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中计是:诱使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相见,然后袭杀他们,再提兵向成都进发;
下计是:直接向东退到永安白帝城,然后再汇集荆州兵马,慢慢前进一步一步攻打益州。并且庞统强调,如果在此地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刘备当时在哪里?在葭萌关,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葭萌关离成都有将近300公里,如果按照庞统的上计,从葭萌关偷袭成都至少要走7天,这还算是算顺利的,刘备当时已经算是深入益州之地,在刘璋的地盘上偷袭刘璋,怎么保证不被发现?
而一旦被发现刘备就是腹背受敌,当时的白水关在葭萌关的东北方向,而且两关离得很近,只有几十公里,如果不解决白水关,那么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可以后方攻击刘备,刘备前方要遭受来自成都的攻击,后背又要被白水关攻击,如何取胜?况且杨怀、高沛还是庞统口中的益州名将。刘备的选择在当时来看,并不是中计,而是上上之计。当时刘璋令刘备攻击汉中张鲁,并且让刘备都督白水关,刘备走到葭萌关不走了,葭萌关和白水关是进入成都的两个最重要的陆路关口,而且离汉中很近。
这个时候张松因为私通刘备的事,被刘璋知悉,刘璋大怒与刘备决裂,刘备这个时候就面临如何进攻刘璋的战略选择,从刘备的选择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是三个计谋中的上上之计,先趁情况没有恶化的时候,以都督白水关的名义招杨怀、高沛前来相见,上级召见下级,这个很正常,他们也会来,只是没想到一贯仁义的刘备,也来了这么一手,召见后并杀害杨怀、高沛,然后就派人占领了白水关,堵住了外敌进入益州的门户,刘备可以安心向南,一路打到成都,而没有后顾之忧。事后也证明,刘备的选择完全正确,只是没有想到,在围攻雒城时,庞统中箭身亡。
三国中蜀国有哪四大关隘?
阳平关葭萌关在哪里,葭萌关葭萌关在哪里,涪关,绵竹关,四大关。阳平关是汉中以北的,而绵竹关是最靠近成都的。 提起蜀道,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诗篇《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述葭萌关在哪里了蜀道开凿的历史故事,使险奇的蜀道闻名于天下。所谓“蜀道”,是指古代从中原通往巴蜀(由秦通蜀)的道路,其中主要是开辟于悬崖绝壁之间的多段栈道,史籍称之为“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陕西汉中以北为蜀道北段,主要有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从汉中到成都为蜀道的南段,主要有金牛道(亦称石牛道)、嘉陵故道、白水道、阴平道等。而涪县(绵阳)就在金牛道和阴平道交汇处。蜀道上栈多、关多、名胜和故事多。栈道是中国古代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形式:在峭壁或河岸上隔一定的距离开凿石孔,在石孔上横向插入一根根大木梁,并在其下的山崖河谷上凿洞,插立竖木作横梁的支柱,然后在木梁上铺木板,形成凌空的道路,通行人马。有的栈道还在外侧设扶栏,在上面盖顶棚,如悬崖上的一层楼阁,因而栈道又被称为阁道。它依附悬崖峭壁,云缠雾绕;凌踞于急流湍河,十分险峻,历代将蜀道名之曰“飞阁”“云栈”,形容为“栈道连云”。千里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和智慧的象征。蜀道又多关隘,可谓险上设险,画龙点睛。成都是蜀道的终点(今仍有金牛、金牛区的地名),从成都北至汉中,有绵竹关、白马关、涪关、瓦口关、剑门关、白水关、葭萌关、天雄关、飞仙关、朝天关、阳平关、七盘关等。首先是绵竹关(今黄许),地处川西平原的北部尽头,临近山区。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入川,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在蜀汉最后一道关口抵御邓艾军,双双战死。成都无险可守,蜀汉灭亡。白马关,又名鹿头关。刘备取西北时,军师庞统与刘备换白马在攻关时被刘璋部将张任射死。今有庞统墓、祠和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迹;罗江附近还有张任墓,“孔明定计捉张任”的战场。涪关,即涪城(绵阳),位于富乐山和大银山之间。刘备取西川,与刘璋涪城会。三国遗迹颇多:富乐山、富乐堂、蒋琬墓祠、营盘嘴(姜维屯兵之处)、旗堡梁(诸葛亮屯兵及操练水军之处,又称涪水诸葛营)、五里堆(张飞屯兵之处)、饮马渡(今双马大桥处),张飞饮马之处……瓦口关,位于梓潼县城北5公里的古金牛道“陡去平来”送险亭下。张飞领兵至此,关前留有葭萌关在哪里他的两道脚印。剑门关,在剑阁县北。大剑山七十二峰在此中断,两峰对峙,形成天然狭窄隘口,远眺宛如城门。古道沿线有姜维墓、邓艾父子墓、武侯坡、武侯桥、“翠云廊”、张飞柏、张飞井、阿斗柏等。葭萌关,以昭化城为关。费祎继蒋琬之后主持蜀汉朝政屯兵于此,设置府邸,被人刺杀后就地安葬;关外鸭浮村有关羽第三子关索之妻在此屯兵筑城,抗击魏将庞会而战死,有鲍三娘墓。天雄关,位于昭化城外牛头山腰。有关羽庙,实为刘、关、张三人的合祀庙。七盘关,位于广元北59公里。为古代秦、蜀交界处,金牛道穿关而过。现存“西秦第一关”岩刻,关门遗迹可辨。朝天关,在广元北25公里朝天镇,古名朝天峡。有老虎嘴、“清风峡”、“明月峡”栈道,地势险要。阳平关,位于勉县老城东关。诸葛亮北伐曾据守此关。阴平道上还有白水关、江油关(南坝)。每道关隘都有三国蜀汉悲壮的故事和遗迹。
三国时期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城在哪里,有何意义?
汉末三国时期葭萌关在哪里,很多城池都见证了当时葭萌关在哪里的战乱葭萌关在哪里,例如一直被东吴与曹魏争夺不休的合肥城;令诸葛亮都束手无策的陈仓城;让马谡得以扬名,也害葭萌关在哪里他丢了性命的街亭;让关羽的人生大起大落的襄阳、樊城,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这些城池有的早已不可考,有的则成为了现代化的城市,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如今我国四川省境内,还有一处三国古城,保存非常完好,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三国古城了。这到底是哪儿呢?
此城不是别处,正是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昭化镇,又名昭化古城。说到此处,可能很多读者,都一脸茫然,不知道昭化与三国有什么关联。不过要是提到昭化的古称,相信大家便恍然大悟了——这座城池三面临水,地处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公元前约400年左右的古蜀国,曾定都于此,后来秦国占领此地,推行郡县制,将其改名为了葭萌县,一直到三国时期,此地都延用这一名字。
提到葭萌,可能很多读者便不再陌生了,毕竟在名著《三国演义》中,此处是名将张飞和马超的“结缘之地”——当初刘备发动了入川之战,就在葭萌关在哪里他一心攻打益州的时候,在张鲁麾下效力的马超,前来攻打葭萌关。要知道,葭萌关是蜀地与外界交往的必经之路,如果葭萌失守,刘备则相当于被断了退路,因此接到前线的战报之后,刘备与诸葛亮派出了张飞,前去迎战马超。两人大战三百回合,一个叫嚣着“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一个大喊“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却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还是以马超被劝降收场。
当然了,真实历史上,马超投奔刘备,是在刘备攻打成都之时,他没有与张飞交手,仅是意识到张鲁不能成事,主动对刘备“密书请降”而已。不过,葭萌关依旧见证了一出非常精彩的战争,并成就了一位名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备率兵南下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截断退路,便在此留下了一位守将,即霍峻。不过因为他本身兵力有限,仅给霍峻留下了数百兵马。
在霍峻守城的过程中,张鲁曾打过葭萌的主意,派出使者对霍峻说,要共守此城,不过霍峻识破了他们的奸计,并选择了坚定的拒绝。之后,刘璋为了缓解危机,派扶禁、向存率万余兵马前来攻打葭萌,面对十数倍的兵力差距,霍峻不仅没有落于下风,坚守了一年有余,还趁敌人松懈之机,率兵出城,斩杀了敌将向存。这等辉煌,三国名将中少有人比肩,这样以少胜多,还能取得巨大优势的战争,也不常见,不过昭化古城有幸见证了。
《三国志·霍峻传》记载:“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轩辕剑天之痕游戏里面怎样过葭萌关?
请问你说的如何过葭萌关是走那个沙漠么?如果是的话得完成一个任务,帮小女孩找父亲
小女孩在葭萌关,进入沙漠往右下角走找到她父亲,回去交任务,然后进入沙漠进入上面的传送点
很久之前玩的了,我也记得不清楚了,你试试吧
吞食天地2上庸城在哪里?
上庸城(葭萌关右边)。
进城见马超,右上有赤铜靴 去上庸城(葭萌关右边)东面树林对话,按原版位置有火焰甲和三叉戟 上庸杀苗泽,原版位置有七星刀。
武将可捕捉,大部分武将可野外捕获(会有金钱要求),少部分高级将领需要在城或村中用金砖和招贤令招收(这两样东西刷将可掉落),且全将领在我方可升级。战斗中可切换军师。
益州之战开始后,刘备最先要攻克的地方是哪里?
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益州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璋、张松、杨怀、高沛、刘备和庞统。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刘备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后,驻扎在葭萌关一带。不久后,刘备听说曹操兴兵攻击濡须,便找来军师庞统讨论时局。庞统表示,可以以此为借口向刘璋要求更多的兵力和物资供应。
不过,刘璋在刘巴和黄权的劝谏下,只提供了极少的兵力和物资。此举引发刘备的愤怒。庞统又向刘备献出直捣成都、斩杀杨怀和高沛、退回荆州这上、中、下三条计策。最终,刘备选择了中策,并故意向刘璋提出要返回荆州。
得知刘备的这一要求后,在成都卧底的张松信以为真,写密信给刘备劝谏。不料此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截获并交给刘璋。刘璋大怒,将张松斩首,并严令各关隘守将加紧部署,不让刘备离开益州。
此时,刘备按照庞统的计策邀请涪水关守将杨怀和高沛前来告别。杨、高二人心生歹意,打算在与刘备见面之时将其斩杀。不料,此计早已被庞统识破。在两人与刘备见面之后,刘封和关平及时出现,将二人擒杀。
此后,刘备又劝说杨、高二人部属成功,并将自己的军队混入杨、高的部属之中,来到了涪关外。守军不知真相,贸然开关。最终,刘备兵不血刃占据了涪关,获得了益州争夺战的首战胜利。
小说中描述的刘备与刘璋之间爆发的益州争夺战,在历史上是刘备建立蜀汉帝国的关键一步。不过,小说中的这段描述与历史也有着一些差异之处。首先是张松被杀的经过。按照小说的描述,张松是给刘备写了一封密信,结果被张肃截获。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由此可见,当时张松写了两封信。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擒杀杨怀、高沛之时,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原因与小说并不一样。《三国志•先主传》称,当时,杨怀、高沛二将相信了刘备的谎言,以为他真的要返回荆州,于是前来为刘备饯行,结果被刘备擒杀,这期间并无两人身怀利刃准备行刺刘备之事。
另外,小说在这个故事中也出现了一处失误,那便是刘备夺取的首座关隘。按照小说的说法,刘备擒杀杨怀和高沛后,顺势夺取了涪水关,但历史的真实却并非如此。
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刘备驻扎葭萌关时,刘璋曾将自己手中的一支精锐部队交给刘备,这支军队的名称叫做白水军,这支军队原本就指挥官就是杨怀和高沛。刘备擒杀两人后,不但收降了白水军,还顺势占据了白水关,这才是益州争夺战爆发后刘备占据的第一处关隘。
那么,白水关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之处呢?它的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呢?《三国志•法正传》中法正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又鱼复与关头(白水关)实为益州福祸之门。”由此可见白水关是由北部进入益州地区的门户。晋人张荟《南汉记》中也说:“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白水关北连汉中,南接葭萌,经水路即可直达甘南,也可去往巴渝、荆州一带,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军事关隘。自秦汉以来,白水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刘备而言,拿下了白水关,就打开了通往益州腹心的通道,因此对白水关志在必得。
那么,白水关这座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如今的哪个地方呢?从地理沿革的情况来看,汉末三国时期的白水关位于如今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在该地进行的考古发掘时,还出土过大批秦汉时期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