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臭氧层空洞都出现在南北极?
- 2、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
- 3、臭氧层空洞是在那一年哪个国家发现的
- 4、臭氧空洞为什么只在南极出现?
- 5、地球臭氧层破了的洞在哪里
- 6、目前世界上臭氧层空洞分布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臭氧层空洞都出现在南北极?
臭氧空洞出现在南北极主要是因为南北两极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人类活动释放的氟氯烃容易到达那里的平流层与其中的臭氧发生反应,使得臭氧被破坏。臭氧含量低到一定程度便称为臭氧洞。
所谓的臭氧洞,又称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如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有专家警告皮肤癌危险或将提升,低浓度臭氧地带范围向南最远已经到达了纽约上空。同温层中包含着臭氧层,它像一块毯子覆盖在地球上空,为地球阻挡来自太阳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这些紫外线会伤害地球表面,同时会晒伤人类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
据悉,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意识到氯氟烃和其他对臭氧有害的化学物质正在侵蚀着臭氧层,这些化学物质被广泛运用于发胶和制冷剂等物品中。1987年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用其他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来代替它。然而,已经存在于大气中的氯氟烃能停留好几十年。据了解,氯氟烃一旦到达上层大气就会分解成氯原子,当被阳光激活,它就会破坏臭氧分子。冷温能够通过极地的同温层“云状物”加速这个过程,这些“美丽”云状物会在同温层温度降低到至少华氏温度零下108度(零下78摄氏度)时形成,给未被激活的氯物质提供庇护所,在这些云状物的表面,氯物质互相之间发生反应,释放具有“攻击性”的氯原子,攻击臭氧分子。一旦气温回暖,这个过程就会停止。
德国阿尔佛雷德·韦格纳极地及海洋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for Polar andMarineResearch)的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Markus Rex)认为,北极上空持续的结冰天气可能已经将臭氧层标准浓度减少至原来的一半。根据北极地区30所臭氧监测站的初始数据显示,这个冬天臭氧损失情况要比以前严重得多。雷克斯猜测,在春天来临之前,“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可能已经形成,这可能将载入史册。”对此,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大气化学家西蒙尼?迪尔梅斯(Simone Tilmes)也表示同意。他并未_与到这次研究中,他称:“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北极臭氧洞将发展到多大,因为臭氧层日益变薄的事情正在发生。
来源:科技与生活
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
臭氧层空洞出现南、北两级地区上空。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的空域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它会使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从而会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了臭氧层空洞,截至目前该空洞面积已遍布南极大部分地区。
北极臭氧层空洞主要因北极地区罕见长时间寒冬而形成,一度移至东部欧洲、俄罗斯和蒙古国上空。
臭氧层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等原因,从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臭氧层空洞是在那一年哪个国家发现的
1977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了有32个国家参加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的“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了第一个“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并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一个臭氧层问题协调委员会。
扩展资料:
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
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臭氧空洞为什么只在南极出现?
1、氟里昂破坏观点
持氟里昂破臭氧层观点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的学者认为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南极上空之所以会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当地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的极度寒冷所至。他们认为云层中粒子无论属何性质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哪里,由什么构成,当其表面温度低于-73摄氏度时,任何形式存在的氯转都会发生转变为活性氯的化学反应。
当南极洲处于暖季(11月~3月)时,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氯化合物只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分解缓慢。但当进入酷寒的冬季(4~10月),其气温可达-88.3摄氏度,云层中冰冷的粒子此时便成了释放活性氯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就更大破坏了南极上空臭氧,因此出现臭氧层空洞。
2、太阳风及地球磁场观点
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将平流层之上的氧原子激活,产生臭氧。根据这个理论,太阳辐射强的时候,臭氧会增加,统计资料证实这一点。由于在赤道上磁力线方向于大气层方向平行,所以这里的辐射实际上较两极地区要小。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由于地球磁场弯曲,太阳风的高能粒子(以裸露的氢原子核为主)会沿磁力线集中到两极,冲击臭氧,并使其结合为水。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两极地区出现严重的臭氧层空洞。而且也可以解释,在冬季空洞的面积更大,因为冬季地球距离太阳更近,受到的辐射更强。而地球磁场减弱的观点也可以解释现在的臭氧层受到的破坏更严重。
以上争议的观点仅在提出臭氧层空洞的一个成因,并不能推翻氯作为臭氧层的分解催化剂的结论。可以说两类观点的冲突仅存在于哪个理论的因素更大,更主要。
扩展资料:
臭氧层破洞是地球大气上空平流层(臭氧层)的臭氧从1970年代开始,以每十年4%的速度递减的一种现象。在两极地区的部分季节,递减速度还超过每十年4%,而在春季时连对流层的臭氧也在减少,形成所谓臭氧层破洞。
因为臭氧层可以阻挡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波长为270-315 纳米)进入大气层,被消耗而稀薄甚至破洞的臭氧层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并造成一些生物品种(如海洋浮游生物)的灭绝,所以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禁止生产氟氯烃等一些能造成臭氧层被消耗的物质。
地球臭氧层破了的洞在哪里
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极上空,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南极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着南极上空的这个空洞,因为它在不停地变化着。
除了南北两极之外,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分布稀薄区。人类对臭氧层的保护已显得更为紧迫。
目前世界上臭氧层空洞分布在什么地方
在南北两极地区上空。
臭氧层空洞1985年首次发现。 1984年9、10月间,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的臭氧的浓度较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造成这个保护生命的特殊圈层出现“空洞”。200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创记录的2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2012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小了,近年据说也在逐年缩小。
北极的臭氧空洞也有。2011年,卫星发现北极上空有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也算是臭氧层空洞。但近年没有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