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有哪些
张大千的作品
张大千作为中国顶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画,张大千的画他创作的每一幅画都是精品。仔细张大千的画了解一下他的作品张大千的画,重温张大千赋予绘画的情怀。
《乔木高士》,创作于1982年,此时的张大千已经有八十多岁,他的笔法不减当年,一个强劲有力的乔木在张大千的创作下显得格外有生机,此幅作品色彩朴素,用淡淡的水墨点染着笔直挺拔的乔木,透露出张大千对生命的另一番感慨,也可以看出他此时已经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阿里山浮云》,此幅作品也是张大千八十多岁的创作,这是他回忆年轻时候外出游玩创作的,内容简单,却赋有极强的感染力。他简单的勾勒也可以给人另一番景象,简单的浮云在他的笔下可以转变为气象万千的图景。这种艺术感染力和作画的整天结构,不仅是他艺术高超的体现,还是对人生见解的展示。
《峨眉山引殿》,此幅作品是张大千在最后一次游览峨眉山的时候创作的。他将前几次和这次游览峨眉山的感受都融入到了这幅画中,这幅画恢弘的气势表现了张大千对峨眉山不舍的情怀。因此将他内心的艺术气息完全展现出来来纪念峨眉山。这幅画也可以说是张大千的顶级作品之一。
除了这些详细介绍的张大千作品以外,张大千还有许许多多的有成就的作品,像《青城天下幽》,《人家在仙堂》,《水墨红荷图》等都是张大千的得意之作。
张大千画虾的故事
张大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家,他擅长山水国画,是画虎能手,而且也能写诗书法。在当时的诗书画界,张大千与齐白石、浦心畲两人拥有同等的名望威声。
张大千的'一生都在绘画中度过,遇到任何他所感兴趣的事物,他都想要画上两笔。在他尝试新事物的绘画同时,也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情。最有名的应该是他在徐悲鸿家画虾的故事了。
张大千画虾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一日徐悲鸿为请张大千与齐白石二人来家中小聚,专门设宴家中进行款待。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亲自掌厨,为他们烩制美味佳肴。廖静文的厨艺精湛,深得齐白石老人家的欢心,齐白石在饭桌上与徐悲鸿和张大千两人也聊的酣畅淋漓。吃完饭后,齐白石画性大发,为廖静文专门绘制了一幅荷花图,以答谢她今晚的款待。
廖静文见齐白石的荷花图画地如此动人,也怂恿张大千继续在齐白石的画上再添几笔。于是张大千起笔继续在图上作画,在他的笔勾下,几只小虾出现在了荷花之下。正在大千绘画兴致上,他感觉有人小心拽拉他的衣袖,只闻齐白石小声告知虾实为六节,不论大小。听罢,张大千随即画上几笔水纹和水草,掩盖住几只小虾的节数。
因为当时他并不了解虾的特性,但相信齐白石对虾的了解,回到旅店他买来数只活虾,对里面的虾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齐白石所言是矣,从此每当他要绘制新事物之时,他定会将其特性了解一番。也正是因为发生了张大千画虾的故事,以致他的画越来越生龙活虎。
张大千佛像的故事
张大千除了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就,他还有一个对中国文化历史有重大改革的事情,那就是发现了敦煌莫高窟。他出版的《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引起了国家艺术界的哗然,大家对壁画的一重大发现感到惊叹,而大风堂是张大千同二哥张善子一同创办建立的。虽然张大千将敦煌壁画公之于众,但他也做了一件损坏壁画的事情。如此爱惜中国文化的人与佛像壁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于张大千佛像的故事,听人讲述是这样的。早在之前,张大千就听闻敦煌有千佛洞,为观看前人留下的壁画,他亲自前往莫高窟考察。原本以为只要花个三两月就可将洞中壁画参透,但看到洞中壁画时,他叹为观止,恐怕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进行观摩。
张大千带着学生和家人驻扎在莫高窟,并将莫高窟中的佛像笔画一比一进行临摹。在进行的过程中,他发现敦煌的壁画是画中有画。最里面的壁画是最早时期唐代所遗留下来的壁画,后来掩盖涂抹上的是后期世人为迎合当时人们审美而做出的调整。比起后期掩盖的壁画,最先唐朝所绘之画显得更为精细。出于对唐代壁画的喜爱,于是就出现了张大千“毁坏”壁画的事情。
对于张大千“破坏”壁画的举动,艺术界分为了两派。支持方认为张大千所举并不是有意损坏壁画,并不是毁坏佛像壁画。而当时的民国政府也觉得张大千并无破坏文物。但是另一反对方则认为,虽然表面的壁画已经残破不堪,但也不能肆意剥掉,张大千的举动欠缺思考。关于张大千佛像的故事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结论,出于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杰出奉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张大千1968年创作的国画叫什么名字
张大千1968年创作的国画名字叫《长江万里图》。
《长江万里图》是现代画家张大千于1968年创作的绢本设色国画,现收藏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
该画中的长江,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充分再现了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作者钟情于长江山水的情感。
该画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在技法上,这是一幅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会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
张大千最贵的画有哪些?
《嘉耦图》
184.5×95cm
成交价 RMB 159,917,220
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2011-05-31)
《嘉耦图》在张大千的荷花题材中,属于非常大型的作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水线清楚,以朱砂勾金,细致描绘荷花形态,并以荷花叶下的鸳鸯寓为高氏夫妇。
一、《爱痕湖》
76.2×264.2cm
1968年作
成交价 RMB 100,800,000
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2010-05-17)
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Aachensee),有数日之勾留。关于此行的细节,张大千在翌年创作的另一本《爱痕湖》落款中,曾这样写道:“年前与艺奴漫游欧洲,从瑞士入奥国,宿爱痕湖二日,曾做此诗以戏之。”艺奴不详何人,听名字似是一女子。文中提到的诗,也见于《爱痕湖》的题款:“湖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供,不遣阿难着体温。” 诗旖旎而侧艳,似张大千经历于亚琛湖畔的,不仅有悦目的美景,也有动心的情事。张大千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这一乐事,必给张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游欧归来的几年内,他以“爱痕湖”为题,创作了多幅山水
三、《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
154×78cm×4
(1947年作)
成交价 RMB 63,763,920
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2013-05-28)
《荷塘野趣》构图气势磅礴,荷叶参差呼应,对比中见和谐;大块面色墨的荷叶与织_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衬托,对照着盛开的大朵荷花,使画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给。张大千更以清丽之笔挥出数根长蒲草,令画面异常生动,整体上层次分明,极富节奏感。
四、《夏日山居图》
181×69.5cm
(1947年作)
成交价 RMB 80,500,000
上海工美 (拍卖时间2011-06-26)
大千先生是画家中的史学家,其所师承的古人,绝对超过画史上的任何画家。石涛可以说是大千先生致力最深的明清时代画家,而在元代画家中,大千居士喜好,推崇并学习的画家虽不少,但除了赵子昂之外,能够列入他所酷好的画家,即非王蒙莫属
五、《婴戏图》
137×66cm
成交价 RMB 62,423,460
香港苏富比 (拍卖时间2011-05-31)
此画虽简,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所绘线条劲挺而有弹性,设色艳丽而不失古雅。
六、《天女散花》
167×72cm
(1935年作)
成交价 RMB 74,480,000
北京保利 (拍卖时间2010-12-03)
这幅《天女散花》,张大千作于1935年,画中的天女系以和他相识相恋的朝鲜少女池春红的容貌为蓝本所绘制,他在画上的题诗中有“画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画中人物并非虚幻,亦非真的天女。
张大千最擅长画什么
山水画。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
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
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1、《长江万里图》
《长江万里图》是现代画家张大千于1968年创作的绢本设色国画,现收藏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
该画中的长江,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充分再现了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作者钟情于长江山水的情感。
该画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在技法上,这是一幅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会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
2、《墨竹图》
该《墨竹图》是1961年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张大千创作的作品,尺寸为97.5×60cm,立轴,水墨纸本。画上丛竹新篁,姿态挺立,绘两竿竹,一浓一淡。
该幅写丛竹新篁,竹千前后排列,用墨浓淡深浅,现其层次;其姿态挺立,刚劲中不乏物性所显露的弹性靱力。
嫩叶新篁数束处最前方微扬,似迎风点首,略展动姿。竹叶写来爽落带劲,片片生动,交叠穿插,具错落起伏之势。
该幅《墨竹图》绘两竿竹,一浓一淡。大千下笔迅疾有力,虚虚实实,秀洁而钝厚的竹叶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大千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有以下几副等:
1、《桃源图》
《桃源图》是张大千的晚年泼墨彩画作,当时张大千居住在北郊外双溪,张大千性情恬淡,但随着这里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环境也变得不再幽静,于是张大千就画了这么一幅画,并题诗自我安慰。
2、《嘉耦图》
《嘉耦图》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阴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全画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3、《爱痕湖》
《爱痕湖》在2010年以一亿零八十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第一贵”。这幅画是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停留所作。张大千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想必此行是给张大千留下许多动情故事的。
4、《荷堵野趣四屏通景》
《荷塘野趣》构图气势磅礴,荷叶参差呼应,四屏通景每条屏中都有题款,应是先生应受赠者邀请题之,或是为了防止遗散,而且从画工上说四条屏每一条都单独成作品,两条或者三条也可以成为独立的作品,这样大尺幅的同屏荷花也是博物馆级的藏品。
5、《临王蒙夏日山居图》
《临王蒙夏日山居图》,其山水布局基本忠于王蒙《夏日山居图》原作,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缜密构图,保留了原作的恢弘气势和静谧清寂、可居可游的气氛,尽得王蒙山水画的艺术精髓。大千先生特地选用易于发墨的旧纸,下笔细致绵密,设色苍润沈郁,为大千先生用功极深的作品。